 |
 |
凯发官网地址_注册登录
联系人:顾 明
电 话:0515-88460706
手 机:15905100158
传 真:0515-88460706
邮 箱:gkwxgs@gkwxgs.com
网 址:
地 址:江苏省盐城市纺南新村27-1号
|
|
 |
|
|
煙囪拆除改造工程方案 |
发布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15/1/22 22:15:25 |
一、建設單位: 山東某公司 二、施工項目: 48m磚煙囪拆除恢複原高度放大口徑 三、施工部位: 生産廠區內 四、工程概況: 1、原煙囪48m高,口徑爲1.4m。 2、由于生産的需要,原煙囪口徑已達不到需求,必須改進。 3、爲了能讓原煙囪達到需求,口徑達到2.3m。 4、將原煙囪拆除30m,重新砌築放大口徑。 5、原煙囪收程比例1:1.25,現改爲比例爲1:1的收程,到達48m爲2.3m口徑。 6、爲了能让烟囱达到设计强度,加高完毕后,进行外壁抹灰,再进行加固,包括竖筋。 7、砌築加高後,由上而下加固包箍每米1道,加固豎筋48m,8根。 五、施工方案: 1、施工人員進現場首先將登高的爬梯逐個檢查。 2、由于煙囪在施工期間不能停産,處于不停産狀態下施工。 3、本公司采用不停産不用腳手架的方式施工。 4、首先将原烟囱上外直径爲基础,制作安装包箍型支架箍二道。 5、在包箍上分九十公分間距焊接固定角鐵扣環。 6、制作三角支撐長80公分,其中一端勾拽在角鐵扣環內,四周撐好。 7、用40×400×2000規格的木板在三角支撐上輔平,用繩索固定。 8、施工操作人員在身系安全帶的前提下施工,安全帶系牢在爬梯上,操作人員站在懸空腳手架上拆除。 9、拆除工具使用電鎬、大錘、鑿子等工具,二人一組配合,以此類推往下拆除磚煙囪。 10、拆除廢料,從空中直接落地。 11、從48m高度拆除至18m高度後,清理頂部,用水沖洗加高平面。 12、加高前首先澆築內砼圈梁一道。 13、在砼圈梁上安插抗震豎向筋φ8,12根。 14、開始砌築紅磚所用紅磚必須制作加工成異形磚,這樣才能確保磚縫橫豎縫隙的比例要求。 15、加高時每米加環向鋼筋φ6.5抗震筋,抗震裂度按照7度設計要求。 16、砌築砂漿按10M砂漿砌築。 17、所用紅磚必須提前一天飲足水飲夠水,這樣才能確保灰縫的粘結牢固強度。 18、避雷針、避雷線、爬梯等金屬構件按原樣安裝。 19、砌築完畢後,煙囪外避用15M水泥砂漿抹灰,厚度3公分,外表光滑、平整。 20、水泥砂漿抹完,加固包箍48道,豎筋8根,金屬構件必須除鏽防腐。 21、這樣一個完整的2.3米口径的烟囱完成,达到厂方设计要求,爲烟气排放量18萬m3/h。 22、煙囪原設計選用國標圖集《00G211(三)》50/1.4-0.5-400 91頁,配筋图爲105頁。 23、現加高按照國標圖集《04G211-50/2.0-0.55-250》44頁煙囪囪身圖,配筋圖按88頁施工。 24、原煙囪按照400度排氣溫度設計,現按圖44頁250度排氣溫度設計砌築,所加高部位采用耐酸膠泥內壁防腐,達到大較功效既防腐,又耐溫。 25、煙囪下部18m部位待10月1日放假再次進行內壁耐酸膠泥防腐,與上部配套同步,達到防腐功效。 26、煙囪塗刷色環或廠標,與廠家協商,再行確定設計圖案。 六、工程總量: 1、拆除煙囪高度30m。 2、重新砌築加高30m 3、安裝避雷針2支。 4、砌築牆體內使用抗震筋箍筋40道。 5、澆築水泥圈梁二道(開始砌築部位和頂口部位)。 6、牆體內加抗震豎向鋼筋8根。 7、新安裝避雷線50m。 8、安裝爬梯30m。 9、煙囪外牆粉刷水泥砂漿573㎡。 10、加固包箍50×5扁鐵48道。 11、加固豎筋48m×8根。 12、內壁耐酸膠泥防腐460㎡。 13、外壁塗刷色環或廠標。 七、安全措施: 1、施工安全防護措施必須認真貫徹:“预防爲主”的方針,施工人員應根據現情況、嚴格執行如下規定。 2、進場登高人員必須持有特種工操作證,持上崗證。 3、登高人員必須經過公司進行保險公司保險。 4、乙方施工人員進場後必須接受甲方有關安全監察部門的安全教育。 5、擔任高處作業人員必須身體健康、患有精神及高血壓、心髒病等不宜從事高空作業的病症人員不准參加高空作業。 6、地面人員進入現場要戴安全帽,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。 7、要有專職安全監護人員,主要通道路口有專人看管,易墜落物體的地方設有警告牌。 8、所有施工工具采用繩索懸吊、袋裝傳遞、做到不傷害他人,不被別人傷害,不傷害自己。 9、所有施工人員嚴格遵守廠紀廠規,各項安全措施,必須要得到廠方安全部門認可,確保整個工程從上到下施工絕對安全順利施工。 八、質量承諾: 在人力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除外,保證使用期30年以上(煙囪修複3年內如有質量不符等問題,接到甲方通知後一周內,及時給予無償修複)
|
|
上一篇:
煙囪維修的注意點
下一篇:
煙囪拆除加高實施時的安全生産過程是最重要的議題
|
|
|
 |
|